如何配光才能達到道路照明路面亮度和照度、均勻度的要求,是 LED路燈照明光學設計的一大難題。
北美照明學會(IESNA)標準將路燈分為 5 類,其中的 2 類和 3 類是道路照明中最常用的。
SSL“能源之星”標準對 LED路燈照明的配光作了更為詳盡的描述,對室外 2 類和 3 類燈具配光要求如下:
①最大光強值在 55°~65°區間內。
②在0°~25°區間內的光強值應為最大光強值的 10%~35%。
③在 25°~45°區間內的光強值應為最大光強值的 35%~60%。
④在 65°~75°區間內的光強值應為最大光強值的 35%~95%。
⑤在 80°~90°區間內的光強值應為最大光強值的 5%。
LED照明根據這個標準要求,最理想的LED路燈配光就是蝙蝠翼配光(見圖 7-3),采用這樣的配光有利于路面的均勻度,而近似朗伯型的配光燈具難以達到良好的均勻度。對路燈而言,其垂直下方與路面距離最近,越遠則距離越大。根據平方反比定律,照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,即光強度相同的情況下,距離越遠,照度越小,因而與垂直的角度越大,則光強度越大,但在大于75°的角度區間內,考慮到眩光的影響,其光強度應盡可能小。
目前人們常見的快速路主干道路燈燈桿間距多為 35m,要實現 CJJ 45—2006 標準規定的平均照度(20lx/30lx)、均勻度(0.4)和環境比(0.5)的要求。道路類型不同,配光曲線形狀也就存在一定的差異。